
HOTLINE
0898-08980898发布时间:2025-06-09 04:06:58 点击量:
2025年6月9日,我们即将迎来第十八个国际档案日,今年国际档案日的主题是“请听档案说”,让我们一起走进国际档案日,了解档案认识档案。
1948年6月9日至11日,位于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一场专家会议,来自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档案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交流,经大家讨论决定成立国际档案理事会(简称ICA)。它是档案界的最高专业组织。
2007年11月,理事会全体成员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年度全体会议并投票决定,将每年的6月9日定为国际档案日。
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决定自该年开始,把每年的6月9日即“国际档案日”作为档案部门的宣传活动日。
国际节日是人们共同呼吁的一项事业或进行某项纪念的节日。国际档案日成立的主要目的在于推动社会公众认识档案和关注档案事业,通过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公众档案意识,增加档案工作者专业能力和职业认同。
中国档案学界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一直在不断地探讨档案的定义,直到1987年9月5日公布、1988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诞生,才对档案的定义有了一个比较一致的认识基础。该法称:“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地中海、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荣誉资质、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我国各朝代中央保管档案的机构是:周为天府,汉为兰台、东观、石渠,唐为史馆,宋为架阁库,元为架阁库,明为皇史(成)、后湖黄册库、内阁大库宜家、大本唐、古今通集库,清为内阁大库。由此可见,兰台是汉代宫内藏图书之处,是我国最早的官方档案馆,由御史中丞负责,后世朝代称御史台为兰台,司马迁便是其中一位勤恳的档案工作者。
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变,“兰台”一词已成为用来泛指档案保管机构和档案工作的代名词,档案工作者也被称为“兰台人”。